Copyright (C) 2016 zgka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喀什地委宣傳部主管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991-2384777
中國喀什網舉報熱線:0998-2673718 2673715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新ICP備15003762號
培養數字領域高水平大國工匠,是促進制造企業創新應用數字技術和設施設備,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加速推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重要路徑。2021年10月,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印發《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行動綱要》(以下簡稱《行動綱要》),提出“提高產業工人數字技能”,要“健全企業職工培訓制度,針對產業工人系統開展面向生產全環節的數字技能培訓,持續壯大現代產業工人隊伍,培養數字領域高水平大國工匠,提升數字化生產能力”。當前,我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正穩步推進,應大力提升制造業勞動者數字技能,厚植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新優勢。
一、培育數字領域高水平大國工匠意義重大
當今時代,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疊加,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推進,世界經濟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在數字領域培育一支規模龐大、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大國工匠隊伍,已成為非常迫切的任務。
一是搶抓第四次工業革命重要機遇的客觀要求。歷史上,每一次工業革命對產業工人的技能都提出了新要求。第一次工業革命以機械化技術為引領,需要適應分散的機械化生產方式。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氣化技術為引領,需要適應電氣化流水線的生產方式。第三次工業革命以信息化技術為引領,需要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操作技能,適應大規模、標準化的生產方式。目前正在進行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引領,需要掌握操作數字設施設備的數字技能,適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生產方式。搶抓此次工業革命歷史機遇,亟需培養一支擁有高水平數字技能的大國工匠隊伍,實現從制造大國到制造強國的轉變。
二是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必然選擇。數字化轉型是關乎制造業生存和長遠發展的“必修課”。當前,我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全面提速,重點領域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55.3%,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74.7%。同時也要看到,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是一項涉及發展戰略調整、資源要素變革、生產方式重構、企業形態轉型、業務模式轉變等諸多創新的復雜系統工程,企業特別是廣大中小微企業仍然存在“不敢轉”“不能轉”“不會轉”等突出問題。培育數字領域大國工匠,建立互聯網、大數據、軟件、平臺等數字化思維,提升數字技術應用、數據管理、軟件開發等數字化轉型能力,能夠提升勞動者數字技能,有效解決上述數字化轉型難題,加速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三是提升制造業國際競爭力的關鍵一招。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世界主要工業國家和地區紛紛采取措施,提升勞動者數字技能,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升制造業國際競爭力。例如,近年來,歐盟接連發布《歐洲技能議程(2020)》《數字教育行動計劃(2021-2027)》等政策,培養高水平數字人才,推動歐洲工業具備全球競爭力和世界領先地位。美國接連發布《加強21世紀職業與技術教育法》《規劃成功之路:美國STEM教育戰略》等法律法規和政策,培養具有數字技能的勞動力,提升產業競爭力。我國是制造大國,但仍存在基礎不牢、水平不高的問題,迫切需要培育更多的數字領域高水平大國工匠,加速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升制造業國際競爭力。
二、我國培育數字領域高水平大國工匠成績顯著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近年來,我國從教育、培訓和發展環境優化等方面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完善數字領域高水平大國工匠培養體系,制造業數字人才規模日益擴大。
制造業數字人才教育改革持續深化。新工科建設全面推進,“復旦共識”“天大行動”“北京指南”三部曲奏響,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深入實施。截至2021年9月,教育部累計支持1100多所本科院校與近800家企業合作立項3.7萬項,企業提供經費及軟硬件支持約112億元。首批33個特色化示范性軟件學院、12個未來技術學院、50個現代產業學院加速建設。集成電路技術、智能光電制造技術、區塊鏈技術應用等正式成為國家職業教育專業。截至2021年9月,全國共有43家高職院校備案開設工業互聯網專業,開展專業人才培養。
制造業數字人才職業培訓廣泛開展。2019年以來,人社部共發布56個技能人員新職業,其中包括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智能制造工程技術人員、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人員、增材制造設備操作員、集成電路工程技術人員、工業視覺系統運維員等制造業數字人才。與之相應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陸續頒布,為開展制造業數字人才培訓提供了重要依據。各地也積極開展制造業數字人才培訓,例如,浙江省聚焦智能制造、機器換人、工業控制系統安全、物聯網、集成電路等領域,積極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進一步夯實人才基礎。
制造業數字人才發展環境大幅優化。制造業數字人才相關主題活動廣泛開展,全國工業和信息化技術技能大賽、全國智能制造應用技術技能大賽、中國工業互聯網大賽等賽事持續舉辦,世界智能制造大會、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世界機器人大會等會議成功召開,為數字人才培育提供了重要渠道。制造業對數字人才的吸引力逐步提高,近年來,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快速發展,集成電路、航空航天等制造行業薪酬明顯提高,推動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從業者在求職時期望轉向制造業。
同時也要看到,我國制造業數字人才需求規模龐大,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和運維員、智能制造工程技術人員、自動控制工程技術人員等仍然供不應求;新工科布局有待優化,在人工智能領域,高校人才供給和市場需求之間已出現結構性矛盾;制造業一線員工數字技能培訓較為缺乏。新形勢下,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制造業數字人才培育體系。
三、多措并舉,加快培育數字領域高水平大國工匠
面向“十四五”,應全面貫徹落實《行動綱要》的工作部署,多措并舉,提高制造業勞動者數字技能,培育更多數字領域高水平大國工匠,夯實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人才基礎,加速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貢獻力量。
豐富數字資源供給。統籌部署建設國家制造業數字技能學習平臺,推進國家學分銀行建設,引導制造業勞動者積極提升數字技能。支持數字化轉型領先的制造企業、平臺企業、培訓機構、高校、行業組織等開放數字學習資源,鼓勵有條件的組織和個人制作分享更多的優質數字素養與技能學習課程。
加強數字教育規劃。深化大學教育改革,強化政產學研合作,優化新工科布局,加強特色化示范性軟件學院、未來技術學院、現代產業學院建設,鼓勵學生跨學科選修數字科技課程,培養復合型、創新型、應用型數字人才。推進中小學教育改革,提高中小學階段大數據、人工智能、編程、網絡安全等數字科技知識比重,激發學生數字科技興趣,提升中小學生數字素養。
強化數字技能培訓。建立健全員工數字技能培訓制度,支持企業針對管理人員、一線員工開展個性化培訓,提升企業管理人員數字化經營管理能力,提高員工職業勝任力。加快開發制造業數字技能類新職業、職業技能標準、培訓教材和評價規范,推動制造業數字人才培訓規范化發展。定期舉辦數字技能相關大會、大賽等主題活動,以會促學,以賽促用,持續提高制造業勞動者數字技能。
作者:趙巖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主任